据中国石化官方微博,8月23日,中国石化重庆首座加氢站 —— 半山环道综合加能站近日正式建成。该站是国内首座应用储氢井技术的加氢站。
燃料电池产业链自主品牌崛起。关键部件增湿器国产化第一品牌伊腾迪乔迁新址,开启发展新篇章,并结合自身发展优势,正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为燃料电池产业贡献一份力量。
7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在推动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
增湿器的国产化进程正在提速。
7月15日,伊腾迪邀请上海重塑技术成员莅临参观公司的新生产车间。
在东方电气的技术团队邀请下,我司技术负责人、商务人员于7月13日前往成都东方电气研究中心拜访胡总、刘博等技术团队成员。
2021年7月5日,全球首辆自动驾驶氢燃料电池车在塔尔图的首次公开亮相。
6月28日,第8届长城科技节在中国保定正式拉开帷幕。我司有幸受到了长城汽车集团的诚意邀请出席盛会,在此向长城汽车集团致以诚挚的谢意!
6月16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浙江省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通知》中强调,为着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强化气候领域科技创新水平,需加强建设“零碳”示范试点工程,深化“零碳”技术创新研发与应用。
2021年6月17日-19日,2021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召开。论坛现场,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做了重要发言。
第六届创新使命部长级会议暨“创新驱动·净零未来”峰会及第十二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由智利主办,分别于2021年6月2日、6月3日线上举行。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代表中国出席会议并发表视频致辞。
日前,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制定《支持能源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工作方案》并提出,“十四五”期间设立总规模为5000亿元(等值人民币,含外汇)的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贷款,其中2021年安排发放1000亿元,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康明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团队将于5月27日莅临我司参观,我谨代表伊腾迪新能源有限公司向我们的贵宾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届时我司领导将就公司情况向贵宾进行介绍并组织参观厂区,后续两司团队将会就产品、技术等进行交流分享。
5月25日英飞腾(中国)有限公司莅临我司进行供应商年度监察。此次审核的主要内容有体系质量、项目管理、变更管理、供应商管理、来料质量、物流仓库质量、员工准备、制造过程、测量及实验、设备模具,风险评估等内容。
构型是燃料电池的基础,也是所有技术最后的承载,这里首先来谈谈空气路的选择之一:增湿和无增湿构型。增湿构型是主流的,最常见的。在最表观,也就是能看到的层面上,增湿构型指的就是空气路的零部件布置了,换句话说,就是有没有增湿器,气气交换型的增湿器。至于其他类型的增湿方式,诸如用开度阀、循环泵等都是可以实现的方式,但不具有实用性。
专家认为,通过燃料电池技术引进,并消化吸收发展为自主技术,建设电堆、系统集成和整车生产线,形成氢能产业化开发平台,有利于企业占领氢能技术制高点。
有效降低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空间成本。3 国产化替代降低成本压力 氢燃料电池系统占整车成本的63%。这有利于在降低氢燃料电池系统成本。
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部分,2018 年以来中国整车生产和推广应用规模快速扩大,其中2019 年国内共生产燃料电池商用车超过3000 辆,生产和应用规模跃居全球第一。2020年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为1199辆和1177辆。
随着氢能和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的逐步突破,以及能源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转型,氢能成为了各国争相加大布局力度产业。业内人士认为,氢能在供能时不会产生二氧化碳,被誉为地球的终极能源,发展空间巨大;随着大国的对氢能和燃料电池发展的重视及推进,未来氢能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氢燃料电池卡车最近频繁出现在业内新闻上。对于这个新事物,大家听的不少,但是它和电动车、柴油车的区别在哪里?车身结构是怎么样的?运作原理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大多数卡友可能还不了解。
服务热线
0755-23307866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