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氢能成为能源发展的共识。世界各国为此都发布了相应的政策,氢能发展势在必行。
近日,新华社发文指出,冬奥会期间将在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投入700余辆氢燃料大巴车,提供交通服务保障。这是氢能源日益广泛应用的一个缩影,也是我国氢能源广泛发展的一个重要信号。
最近,有关氢能源的话题热度不减,在整个新能源赛道里,除了风能、光伏、锂电以外,未来氢能源必然会在其中占据重要席位。
近日,巴拉德、卡特彼勒与微软合作展示了用于数据中心的兆瓦级氢燃料电池备用发电机系统。该项合作涉及一个为期三年的项目,展示一个包含了大规模氢燃料电池的电力系统,为数据中心提供可靠和可持续的备用电力。
10月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通过视频连线发表了开幕演讲。他介绍,在即将到来的2022年冬奥会上,绿色电力、氢能将成为重要的能源保障。明年北京的冬奥会将有超过1000辆燃料电池汽车投入使用。
河北省首座70兆帕加氢站——张家口崇礼西湾子加氢站9日正式投营。这座距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仅15公里的加氢站,将满足冬奥会期间各类氢能源车型充能,为北京冬奥“绿色交通”再添“氢力”。
据中国石化官方微博,8月23日,中国石化重庆首座加氢站 —— 半山环道综合加能站近日正式建成。该站是国内首座应用储氢井技术的加氢站。
7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在推动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
增湿器的国产化进程正在提速。
2021年7月5日,全球首辆自动驾驶氢燃料电池车在塔尔图的首次公开亮相。
6月16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浙江省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通知》中强调,为着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强化气候领域科技创新水平,需加强建设“零碳”示范试点工程,深化“零碳”技术创新研发与应用。
2021年6月17日-19日,2021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召开。论坛现场,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做了重要发言。
第六届创新使命部长级会议暨“创新驱动·净零未来”峰会及第十二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由智利主办,分别于2021年6月2日、6月3日线上举行。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代表中国出席会议并发表视频致辞。
日前,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制定《支持能源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工作方案》并提出,“十四五”期间设立总规模为5000亿元(等值人民币,含外汇)的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贷款,其中2021年安排发放1000亿元,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构型是燃料电池的基础,也是所有技术最后的承载,这里首先来谈谈空气路的选择之一:增湿和无增湿构型。增湿构型是主流的,最常见的。在最表观,也就是能看到的层面上,增湿构型指的就是空气路的零部件布置了,换句话说,就是有没有增湿器,气气交换型的增湿器。至于其他类型的增湿方式,诸如用开度阀、循环泵等都是可以实现的方式,但不具有实用性。
服务热线
0755-23307866
微信公众号